金刚妙义08:金刚一经即诸法

     2014-12-03 21:22 阅读: 载入中…
主页 > 微网在线 > 正文

/ 洛阳 妙志居士

        [原文]“须菩提!于意云何?若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是人所得福德,宁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是福德即非福德性,是故如来说福德多。”“若复有人,于此经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胜彼。何以故?须菩提!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从此经出。须菩提!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

        [解读]
在帮助我们破除对“法相”的执著时,世尊首先来肯定了《金刚经》的重要性,还是以福德来打比喻:“若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是人所得福德,宁为多不?”

        关于三千大千世界,《起世经》中是这样描述的:
        佛言。比丘。如一日月所行之处。照四天下。如是等类。四天世界。有千日月所照之处。此则名为一千世界。诸比丘。千世界中。千月千日千须弥山王。四千小洲。四千大洲。四千小海。四千大海。四千龙种姓。四千大龙种姓。四千金翅鸟种姓。四千大金翅鸟种姓。四千恶道处种姓。四千大恶道处种姓。四千小王。四千大王。七千种种大树。八千种种大山。十千种种大泥犁。千阎摩王。千阎浮洲。千瞿陀尼。千弗婆提。千郁单越。千四天王天。千三十三天。千夜摩天。千兜率陀天。千化乐天。千他化自在天。千摩罗天。千梵世天。诸比丘。于梵世中。有一梵王。威力最强。无能降伏。统摄千梵自在王领。云我能作能化能幻。云我如父。于诸事中。自作如是憍大语已。即生我慢。如来不尔。所以者何。一切世间。各随业力。现起成立。诸比丘。此千世界。犹如周罗(周罗者隋言髻)。名小千世界。诸比丘。尔所周罗一千世界。是名第二中千世界。诸比丘。如此第二中千世界。以为一数。复满千界。是名三千大千世界。诸比丘。此三千大千世界。同时成立。同时成已而复散坏。同时坏已而复还立。同时立已而得安住。如是世界。周遍烧已。名为散坏。周遍起已。名为成立。周遍住已。名为安住。是为无畏一佛刹土众生所居。

        关于七宝,在极乐世界随处都是,《佛说阿弥陀经》云:“极乐国土,有七宝池,八功德水,充满其中,池底纯以金沙布地。四边阶道,金、银、琉璃、玻璃合成。上有楼阁,亦以金、银、琉璃、玻璃、砗磲、赤珠、玛瑙而严饰之。”这里的“金、银、琉璃、玻璃、砗磲、赤珠、玛瑙”就是七宝。七宝各有表意,非指实物。因为不牵涉此义,故我们在这里不做深入讨论。

        若人能以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福德多不多?谁能拥有如此之多的七宝,而且还拿来用以布施。

        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是福德即非福德性,是故如来说福德多。”

        须菩提说对此表示肯定,那很多啊,别说得福了,就是此人自身能有满三千大千世界之七宝,其福德本身都已经多得不得了,更何况还都布施出去了呢,这福德真是太多了。

        但接下来须菩提这一句就有意思了,我们不要轻易放过:“是福德即非福德性,是故如来说福德多。”

        看这一句“是福德即非福德性”,多了一个“性”字,“是故如来说福德多”。

        什么意思呢?须菩提是深知其中奥妙的,我们不妨换一种句读方式,意思就能更好地体现出来了:“是福德即非福德,性是故,如来说福德多。”也可以句读成:“是福德即非福德,性是,故如来说福德多。”

        是福德:指世尊所说之“是人所得福德”。
        非福德:以此福德为人天福报,终究是空,故非福德。
        性是故:但当确定“见性”,肯定“自性”的缘故。
        如来说:如来才说。
        福德多:如来说这才是真正的福德多。

        也就是说,须菩提明白,世尊所说的“是人所得福德”并不是前面所说的七宝堆积起来的世人眼里所谓的福德福报。这两个福德的性质是不一样的。故我将其句读为:“是福德即非福德,性是故,如来说福德多。”也可以句读成:“是福德即非福德,性是,故如来说福德多。”

        何谓性是故?性者,生心者也。也就是明心见性的这个“性”,是我们能够生起心意识的背后的力量或者叫能量。我们知道:心是空,性也是空,法也是空。但以性空故能生心,以心空故能显法,以法空故能生万用(万法)。性空而不空,用于眼根则为视力,用于耳根则为听力,用于鼻根则为闻力,用于舌根则为味力,用于身根则为触力,用于意根则为心力。这就是我们所谓的“性”的表现形式。性力向下行,则为性欲及诸般欲望,向上走,则为生出智慧的力量源泉。同一性故,性本空故,以显妙用也。说白了,还是这一个“性”,就看世人怎么用它了。

        这一段讲起来是比较费劲的,所以解经太难,为什么难,以古今概念转化难也。

        “性”我们讲完了。那么我们就比较好明白须菩提所讲的“性是故”。若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是人所得福德(就是见到了这个“性”)。故须菩提说:“性是故,如来说福德多。”

        当确确实实地见到了这个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的“性”,这个福德啊,可是要比以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所欲得之这个世间福报要大得太多了。

        所以,接下来世尊说:“若复有人,于此经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胜彼。何以故?须菩提!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从此经出。须菩提!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

        普贤菩萨在《大方广佛华严经·普贤行愿品》中特别指出在诸般供养,以法供养为最:
        复次善男子,言广修供养者,所有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刹极微尘中,一一各有一切世界极微尘数佛。一一佛所,种种菩萨海会围绕。我以普贤行愿力故,起深信解,现前知见,悉以上妙诸供养具而为供养。所谓华云、鬘云、天音乐云、天伞盖云、天衣服云、天种种香、涂香、烧香、末香,如是等云,一一量如须弥山王。燃种种灯,酥灯、油灯、诸香油灯,一一灯炷如须弥山,一一灯油如大海水。以如是等诸供养具,常为供养。善男子,诸供养中,法供养最。所谓如说修行供养、利益众生供养、摄受众生供养、代众生苦供养、勤修善根供养、不舍菩萨业供养、不离菩提心供养。善男子,如前供养无量功德,比法供养一念功德,百分不及一,千分不及一,百千俱胝那由他分、迦罗分、算分、数分、喻分、优波尼沙陀分,亦不及一。何以故?以诸如来尊重法故,以如说行出生诸佛故。若诸菩萨行法供养,则得成就供养如来。如是修行,是真供养故。此广大最胜供养,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供乃尽。而虚空界乃至烦恼不可尽故,我此供养亦无有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

        法供养这利益大到什么程度?世尊说得是:“若复有人,于此经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胜彼(即是胜过以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之福德)。”而普贤菩萨说:“善男子,如前供养无量功德,比法供养一念功德,百分不及一,千分不及一,百千俱胝那由他分、迦罗分、算分、数分、喻分、优波尼沙陀分,亦不及一。”

        何以故?

        世尊说:“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从此经出。”
        普贤菩萨说:“以诸如来尊重法故,以如说行出生诸佛故。若诸菩萨行法供养,则得成就供养如来。”

        什么意思呢?就是说,法供养是成佛机缘,而其他供养只是修福报,其所得之“福德”那可是天壤之别,是根本不在一个层面上说话的。

        为何尔?
        性是故。

        也就是说,不管你是像世尊所说的“以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还是如普贤菩萨所说的“所谓华云、鬘云、天音乐云、天伞盖云、天衣服云、天种种香、涂香、烧香、末香,如是等云,一一量如须弥山王。燃种种灯,酥灯、油灯、诸香油灯,一一灯炷如须弥山,一一灯油如大海水。以如是等诸供养具,常为供养。善男子,诸供养中,法供养最。所谓如说修行供养、利益众生供养、摄受众生供养、代众生苦供养、勤修善根供养、不舍菩萨业供养、不离菩提心供养”,跟法供养相比,都是“如前供养无量功德,比法供养一念功德,百分不及一,千分不及一,百千俱胝那由他分、迦罗分、算分、数分、喻分、优波尼沙陀分,亦不及一”。

       这说明什么?一方面,说明法供养之功德最大,其他福报都是空来幻去,以不实故。而唯有:性是,故如来说福德多。二是,修行人当以求法为上。以求得那个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的那个“性是”(是:确是,确定之义),所得福德胜过前诸布施、供养之福德也。

        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从此经出。

        除法供养,法布施外,其他广修之布施和诸供养,都是修行之历程和方法,而唯有法布施和法供养是直接成佛、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甚夷大道。以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从此经出的缘故,故世尊说:“若复有人,于此经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胜彼。”所谓是因是果,是果是因,即此义也。

        大家注意,所有佛典,但说到佛法时,世尊都不厌其烦地在后面加上一句:“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

        何以故?以世尊之言“汝等比丘,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故。

        佛法是为了让众生成就佛果,证得菩提,而倒驾慈航,行于佛道的。就像是登山者手里的绳索,绳索是为了帮助我们登临绝壁而攀爬的工具,若执著于绳索而不丢,则难以站立峰巅,放眼四方,继而继续前行。

        世尊以筏船而为喻,其义相同。

        偈曰:
        诸法皆从此经出,此经悟罢诸法空。
        空而不空性是矣,性是故说法非法。
 
                                                        2010-9-25
                                                  庚寅年八月十八日



(河洛文化网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狮子吉祥卧 非常有效的睡中修行  
下一篇:治疗鼻炎非常有效的方法——终于找到了
本文来源:河洛文化网
责任编辑:Xiao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