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千七百年前五月月圆日,人类的伟大导师——佛陀诞生了,他的诞生给黑暗、痛苦中的人类带来了光明和希望。
佛陀出生在迦毗罗卫国的释迦族王室,父净饭王,母摩耶夫人,他本名悉达多,意为一切愿成。世人尊称他为释迦牟尼,意为释迦族的圣者。他自幼聪慧过人,有圣者相,作为未来王位的继承人,文经武略,盖世无双,他的父王及臣民都希望他成为统一印度的转轮圣王。十六岁那年,他与耶输陀罗公主成婚,生活美满,享尽了人间的荣华富贵。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他看到了社会的不平等,目睹了人生的生老病死诸苦。他意识到,所有这一切,无论是谁,哪怕他成了统一印度的转轮圣王,都无法逃脱。
当时的印度,和中国春秋战国时期一样,各种新学派应运而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绝大多数哲学和宗教都致力于如何解脱现世的痛苦,而获得常乐。当时最为普遍的一种思想就是修习苦行能够消除业障,而得到真正的快乐。
十九岁那年,他不辞而别,毅然抛弃了王位的继承,离开了皇宫和亲人,独自一人遍访当时的宗教家和哲学家,并亲身实践了他们的学说。但是,他总觉得所有这些都不是彻底的解脱之道。因此,他毫无保留地放弃了他所学的一切,来到一苦行森林,修习苦行达六年之久。
但是,苦行并没有使他觉悟真理而获得解脱。于是他独自一人来到尼连禅河边,端身正坐于菩提树下,观察思维缘起法,如是禅思,终于获证菩提,成为佛陀——觉者。
成道以后,他并没有把真理视为己有,更没有因众生的难以教化而退却,而是不辞辛劳,宣说真理,广度众生。他的足迹遍及整个中印度,以种种方便,恒顺众生,导归法海,乃至在八十岁高龄,身体不佳的情况下,他仍不畏长途跋涉,说法度生,即使在他涅槃前一刻,还不舍众生,度化了一位慕名前来的归依者。
(转载于网络)
佛陀的一生是追求解脱、并把走向解脱,成就佛道的方法无私地传播给法界众生。
今天是教师节,让我们以至诚感恩之心顶礼人类最伟大的导师——佛陀!听从佛陀的教导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老实念佛,求生极乐!
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自信教人信,难中转更难;
大悲传普化,真成报佛恩。
您不经意的一个转载,可能就让一个众生得到解脱!


- 看人长处、帮人难处、记人好处 2014-12-16
- 中央党校教授建议全部开除118万裸官公职,赞同就转 2014-12-16
- 谁在灌输近于无耻的教育 2014-12-16
- 中医基本常识,太珍贵了! 2014-12-15
